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壤坡面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之一,而针对黄壤地区典型林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仍不明晰.选取长江中上游地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e Bissonnais(LB)法中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振荡(ST)3种处理方式区分黄壤团聚体破碎机制,定量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整体呈现MWDFw< MWDST< MWDSw的趋势.2)不同破碎机制下4种林分类型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团聚体最为稳定,毛竹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差.3)同一林分下表层土壤(0~1 cm)团聚体MWD大于相应下层土壤(>1~20 cm)MWD,通常林地内采用的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MWD,若不考虑表层(0~1 cm)和下层(>1 ~20 cm)土壤团聚体间的差异,将会低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4)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团聚体破碎机制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FW和SW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SOM、CEC、交换性Mg2+、Ca2影响,ST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则主要受交换性K+、Ca2、Mg2+和黏粒含量的影响.整体而言,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团聚体破碎机制下影响因素不同.
推荐文章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结构分形特征
林分土壤
分形特征
土壤结构
土壤性质
缙云山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贮水特性研究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有效蓄水量
水源涵养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干湿交替作用对西南地区黄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Le Bissonnais法
干湿交替
前期含水率
团聚体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LB法的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 Le Bissonnais法 林分类型 黄壤 三峡库区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6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7.5
字数 8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3/j.sswc.2020.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2)
共引文献  (52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团聚体稳定性
Le Bissonnais法
林分类型
黄壤
三峡库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