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伪造股东签名决议,系伪造股东同意某项议案的意思表示,处于个人法与团体法的交叉融汇地带。对伪造股东签名决议这一特殊决议瑕疵类型效力之判别,可触及意思表示瑕疵规则如何与公司决议瑕疵规则适用对接的一般性命题。在司法实践中,作为原因事实的伪造股东签名行为经常与伪造决议、一般性程序违法以及内容违法等原因事实相互牵连发生,即个人法上的意思表示瑕疵与团体法上的程序、内容瑕疵呈牵连状态。在非牵连状态下,应适用意思表示撤销规则,扣减被伪造签名股东同意的表决权数后,根据决议是否还能满足最低通过比例规定,认定决议是否成立。当与伪造决议、内容违法牵连时,伪造股东签名为后两种行为所吸收,决议效力状态分别为不成立、无效。当与一般性程序违法牵连时,若在《公司法》第22条规定的60日客观除斥期间内,撤销决议或确认决议不成立无实质差异;若超过60日客观除斥期间,则应适用意思表示撤销规则扣减相应表决权数后,再判别决议是否成立。基于公司决议的商事属性、公司治理的安定性、被伪造签名股东权利保护的必要性等因素考量,就股东对其瑕疵意思表示之撤销权,设置6个月的主观除斥期间和1年的客观除斥期间较为适宜。
推荐文章
公司股东出资瑕疵责任研究
公司股东
出资瑕疵
责任
构建
股东瑕疵出资民事责任问题探讨
出资义务
瑕疵出资
民事责任
欠缺部分股东签名的股东会决议应否撤销?
股东会决议
商贸公司
撤销
签名
有限责任
公司股东
出资人
论联大决议在调整国际经济秩序领域中的法律效力
国际经济秩序
联大决议
法律效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伪造股东签名决议效力之判别--兼论意思表示瑕疵规则与公司决议瑕疵规则的适用对接
来源期刊 南大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伪造股东签名 决议瑕疵 意思表示瑕疵 决议不成立 除斥期间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飞飞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35 277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伪造股东签名
决议瑕疵
意思表示瑕疵
决议不成立
除斥期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大法学
双月刊
2096-8434
32-1189/D
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法学院
28-50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