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木薯渣不同比例替代压片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共设计7个组,分别用木薯渣替代0(对照组)、5%、10%、15%、20%、25%和30%的压片玉米(风干基础),每个组4个重复,使用AGRS-Ⅲ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试验用瘤胃液取自3头处于泌乳中后期且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和48 h后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体外培养48 h后干物质消失率(IVDMD),累积产气量(G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比例的增加,发酵48 h后GP、理论最大产气量和最大产气速率均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在体外发酵培养24 h时,发酵液NH3-N含量也随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比例的增加而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此外,各试验组MCP含量在体外发酵3~12 h后呈升高趋势,随即逐渐下降并在48 h时达到最低,且体外发酵3 h时,发酵液MCP含量随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比例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变化(P<0.05);体外发酵48 h时,发酵液丙酸、丁酸、戊酸和总VFA含量均随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比例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变化(P<0.05),且均在替代比例为20%时达到最大值.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的比例≤30%时对泌乳中后期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无不良影响,且在替代比例为20%时可显著提高发酵液丁酸、戊酸和总VFA含量,在替代比例为30%时可显著提高发酵24 h时的NH3-N含量和48 h时的GP.因此,由体外试验可知,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的比例为20%~30%较为适宜,但此试验结果仍需通过奶牛体内试验进一步验证.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产气法评价木薯渣替代压片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木薯渣 压片玉米 体外产气法 奶牛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5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23
字数 6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1.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36 2241 23.0 35.0
2 郑宇慧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0 0.0 0.0
3 宫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3)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7(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薯渣
压片玉米
体外产气法
奶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