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云冈第11窟建于北魏平城时期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太和改制年间,作为皇家与民间合力开凿的洞窟,第11窟是云冈石窟留存造像题记最多的洞窟,真实记载了北魏平城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导向.在第11窟民间造像龛中留存的84身乐伎,应是北魏社会从宫廷贵族到民间信众都熟悉与盛行的佛教音声伎乐形态,本文旨在探寻在尊儒崇佛的北魏社会,拓跋鲜卑政权所崇尚的佛教音声伎乐在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平城时期具有怎样独特的音乐形态与文化内涵.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云冈第11窟乐伎图像看北魏平城时期佛教音声伎乐供养
来源期刊 中国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云冈第11窟 乐伎图像 北魏平城时期 佛教音声伎乐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J60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12/j.cnki.cn11-1379/j.2020.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巧云 10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冈第11窟
乐伎图像
北魏平城时期
佛教音声伎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音乐
双月刊
1002-9923
11-1379/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2-2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9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