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索石窟地震动力响应,建立了云冈石窟第19窟西侧耳窟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耳窟进行了地震动力模拟计算,分析了硐室岩体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应力分布和加速度傅里叶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窟外立面岩体有外倾和塌落的趋势;石窟岩体的破坏模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地震波在耳窟所在高程范围的岩体内经多次反射、叠加,能量损耗较大,耗散的能量被该区域的岩体吸收,因此,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此区域的地震加速度.
推荐文章
浅议科学保护、管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创新发展
服务管理
科学保护
云冈石窟砂岩循环冻融试验研究
云冈石窟
砂岩
循环冻融
物理力学性质
可溶盐对云冈石窟砂岩劣化试验及模型建立
可溶盐
云冈石窟
劣化模型
激光清洗云冈石窟文物表面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激光清洗
文物表面污染物
清洗阈值
损伤阈值
云冈石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冈石窟第19窟西耳窟地震动力响应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窟 地震动力响应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9
页数 分类号 P315.9
字数 4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逢睿 26 73 5.0 6.0
2 孙博 14 23 2.0 4.0
3 彭宁波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4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47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窟
地震动力响应
稳定性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5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