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这个高度资本化和技术化的时代,现代理性的发展,正在不断使得社会空间陶醉在一种犬儒般的现实乐观之中,但是空间和艺术活动的困境,却值得进行对照与反思.我们尝试把一个城郊自然村改造为艺术工作室群落,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一直萦绕的设计观念本身,差异和同一的矛盾,无法在自由和集体的对立中得到空间和艺术的简单选择.乡村,曾经作为一种理想的空间社会模式,诠释了个体到社会到自然的整体和谐.乡村所创造的多样性空间,是否构成对当下技术理性的空间批判?乡村是否能够在艺术活动的参照下,重返个体与社会关系模型的反思前沿?设计在此要求自身从工程的技术事实转向一种空间的社会装置.“方法”在此,与技术理性的规训无关,而是经由建筑和城市思考对乡村空间本体的精解和转译.在这个被命名为“艺术公社”的乡村共同体中,空间、栖居与艺术的共属一体的嬉戏,建立在对个体差异和自由的守护,亦建立在对同一性的注目和投射.
推荐文章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信用观的现代性转换:基础与路径
乡村振兴
信用思想
现代性转换
路径选择
现代性与当代建筑的思考
现代性
现代建筑观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城中村改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乡村的思虑空间方法的现代性之前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差异 同一 读码 反类型 对位法 共同体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作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U247|TU-86(255)
字数 11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凯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17 82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差异
同一
读码
反类型
对位法
共同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