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福州、泉州沿海海域食用贝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通过测定福州、泉州沿海海域长牡蛎(Thunberg)、缢蛏(Lamarck)、菲律宾蛤仔(Adams et Reeve)、毛蚶(Lischke)、文蛤(Linnaeus)五种贝类中的Pb、Cd、As、Cr、Hg、Cu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五种贝类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结果显示,泉州检测的五种贝类样品中,Cu与Hg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为0.946;泉州样品的Cr与Pb,福州样品的Hg与As以及福州样品的Cu与Cr间,存在显著意义的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904、-0.922。五种贝类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114~1.050,其中仅泉州毛蚶的综合污染指数超过1,其值为1.050;五种贝类的复合目标危害系数为0.149~0.676,均小于1。由此可见,五种贝类中除了泉州的毛蚶受到重金属污染外,泉州的其它四种贝类及福州的五种贝类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推荐文章
湄洲湾海域贝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贝类
重金属污染
相关性
健康风险评价
湄洲湾
华南沿海贝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贝类
重金属
膳食暴露
风险分析
山东沿海贝类中除草剂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贝类
除草剂
健康风险
食品安全指数法
污染特征
残留
3种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食用风险评价研究
海洋贝类
重金属污染
生物利用度
食用风险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州、泉州两地沿海贝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
来源期刊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福州 泉州 贝类 重金属 相关性 污染 评价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玉英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2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福州
泉州
贝类
重金属
相关性
污染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月刊
2095-7602
22-1409/G4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12-3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4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