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双相合成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以环己烷为油相试剂,制备粒径和孔结构可调的具有较大孔尺寸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MSNs结构与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分别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小角X射线衍射和氮气脱附-吸附分析仪进行表征;将MSNs通过戊二醛交联的方法用于生物大分子酶的固定,探讨孔径和孔道结构对酶固定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MSNs的孔结构与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组成密切相关,制备的MSNs粒径在50~100 nm,并且随反应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介孔孔径在6.0~10.0 nm之间;酶固定量的研究发现MSNs的孔尺寸越大,孔道贯通性越好,越有利于酶固定;MSNs对葡萄耱氧化酶的固定量高达230.4 mg/g,是介孔材料SBA-15固定酶量的3倍,且固定酶的活性并没有明显的损失.
推荐文章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负载纳米银的抗菌性
二氧化硅
表面活性剂
树枝状介孔微球
纳米银
抗菌
纳米孔二氧化硅绝热材料的研究
气相法气相法白炭黑
纳米
TiO2
热导率
绝热材料
双介孔二氧化硅制备研究进展
双介孔二氧化硅
制备方法
合成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孔结构及其酶固定性能
来源期刊 中国粉体技术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球 双相合成 酶固定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颗粒测试与表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32/j.issn.1008-5548.2020.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强 12 76 4.0 8.0
2 项云 1 0 0.0 0.0
3 许杪 1 0 0.0 0.0
4 高天宇 1 0 0.0 0.0
5 许蕾蕾 1 0 0.0 0.0
6 官建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球
双相合成
酶固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粉体技术
双月刊
1008-5548
37-1316/TU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内
24-15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5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