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防护门处不同风速条件下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的蔓延特性,得出防护门处风速对烟气控制的影响,本文以某双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建立了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火源位置、防护门处风速条件下的火灾烟气蔓延特性.结果表明:(1)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采用半横向通风方式时,增大防护门处风速,对于降低隧道顶部最高烟气温度的作用有限,却加大了对高温烟气的扰动,使特征高度2.0m处的温度升高,能见度下降;防护门处风速不是越大越好,建议采用防止烟气进入横通道的临界风速即可.(2)火灾车厢位于排烟竖井正下方、两横通道之间,对控制烟气蔓延较为有利,位于两排烟竖井之间、横通道正前方,对控制烟气蔓延较为不利;建议增加排烟竖井数量,使火灾车厢尽量位于排烟竖井下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停车导向标志设置研究
铁路隧道
紧急救援站
停车导向标志
可读性
火灾列车
交叉角度
行车速度
防护门快速启动技术研究
防护门
内弹道
爆炸
点火
地铁隧道火灾纵向通风临界风速的确定
地铁隧道
热释放率
临界风速
火灾模拟
关于我国社会紧急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救援工作
社会
紧急救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防护门处风速对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 紧急救援站 火灾烟气 防护门风速 半横向通风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53.5
字数 2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98/j.issn.1674-8247.2020.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海权 58 333 10.0 16.0
2 谭信荣 16 32 4.0 5.0
3 周远龙 3 0 0.0 0.0
4 胡炜 12 6 2.0 2.0
5 蒋尧 8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紧急救援站
火灾烟气
防护门风速
半横向通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