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NaAsO2)暴露对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NaAsO2[0(对照)、2、5、10、20、50、100、150 μmol/L]处理SVEC4-10细胞24 h,四唑化合物(MTS)法检测细胞活性.时间-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5 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0(对照)、2、6、12 h.剂量-效应关系研究分别以0(对照)、2、5、10 μmol/L NaAsO2处理SVEC4-10细胞6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单位(Gclc)、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单位(Gclm)、醌氧化还原酶1(Nqo1)、金属硫蛋白1(Mt1)mRNA水平.采用SVEC4-10细胞建立Nrf2基因稳转沉默(Nrf2-KD)细胞,分别以0(对照)、10、20 μmol/L NaAsO2处理干扰对照(scramble,SCR)细胞和Nrf2-KD细胞1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S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20、50、100、15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分别为(100.00±19.53)%、(98.18±9.85)%、(96.09±30.04)%、(90.64±8.74)%、(59.75±12.09)%、(35.43±8.58)%、(26.35±5.89)%、(17.54±4.48)%,不同剂量组间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0,P<0.05);且20、50、100、15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6、12h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9、85.28、90.82、80.46、758.60,P均<0.05);随着砷暴露时间的延长,Nrf2、Gclc、Gclm、Mt1 mRNA水平先上升后下降,Nqo1 mRNA水平不断上升;其中,Nrf2 mRNA水平在2h达到峰值,Gclc、Gclm、Mt1 mRNA水平在6h达到峰值,Nqo1 mRNA水平在12 h达到峰值.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2、5、10 μmol/LNaAsO2处理组组间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9、72.26、30.41、397.00、28.88,P均<0.05);随着砷暴露剂量增加,Nrf2、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有所上升,其中Nrf2mRNA水平在5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Gclc、Gclm、Nqo1、Mt1 mRNA水平在10 μmol/L剂量时达到峰值.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10、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组间SCR、Nrf2-KD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9.66,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SCR、Nrf2-KD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 0.05);且20 μmol/L NaAsO2处理组Nrf2-KD细胞凋亡率高于同剂量组的SCR细胞(P<0.05).结论 NaAsO2暴露引起小鼠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SVEC4-10细胞Nrf2信号通路活化,激活适应性抗氧化反应,改变转录活性;而Nrf2的沉默使SVEC4-10细胞对NaAsO2毒性更为敏感.
推荐文章
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细粒棘球蚴作用的研究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节
Nrf2 信号通路
DRB
体外研究
基于Nrf2信号通路的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小鼠
Nrf2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和耐药肿瘤细胞中FoxO3/Keap1/Nrf2通路的表达差异
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
A549
HCT-8
耐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砷酸钠暴露对SVEC4-10细胞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亚砷酸盐类 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55.2020.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航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8 13 2.0 3.0
2 王惠惠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19 35 4.0 5.0
3 皮静波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19 68 4.0 8.0
4 夏应驰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1 0 0.0 0.0
5 刘志远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2 0 0.0 0.0
6 刘翠杰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研究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砷酸盐类
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系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月刊
2095-4255
23-1583/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14-3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6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14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