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1(60 cm)、 H2(90 cm)、 H3(120 cm)、 H4(150 cm)、 H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 P<0.01),其中: H5处理绿竹株高由对照的539.40 cm降低至234.70 cm,较对照降低了56.49%.随着绿竹株高降低,枝下高、节数及分枝率减少,主枝长度增加.竹笋截梢后绿竹成竹率为82.14%~85.71%,成竹率未达显著差异(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ield)增加,在H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Yield、 E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NP显著正相关.[结论]绿竹笋高度H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图2表4参39
推荐文章
绿竹笋及幼竹的生长动态
绿竹
笋期
幼竹生长
新竹径
海盐对绿竹叶片反射光谱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绿竹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反射光谱
耐盐性
锰浓度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米氏凯伦藻
锰浓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细胞密度
绿竹滩涂地造林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
绿竹
滩涂地
盐胁迫
荧光诱导动力学
光系统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竹笋截梢对绿竹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植物学 绿竹 矮化 竹笋截梢 形态 叶绿素荧光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1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官凤英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5 580 13.0 23.0
2 彭超 7 3 1.0 1.0
3 张美曼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6 7 1.0 2.0
4 卢玉生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6 1.0 2.0
5 詹美春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 0 0.0 0.0
6 晏颖杰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6 8 2.0 2.0
7 尹子旭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7)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6(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6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9(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学
绿竹
矮化
竹笋截梢
形态
叶绿素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