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20例不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胸部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不发热患者首次入院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试验室指标,同时对胸部薄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分为完全无症状、不发热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后者症状均轻微,主要症状为干咳,实验室以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结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不发热COVID-19患者胸部薄层CT以早期、恢复期影像表现为主,少数表现为进展期:(1)早期呈单肺段或多肺段斑片状、结节状、不规则形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常见血管增粗穿行,部分出现长短不一细线状高密度影;(2)进展期病灶融合成不规则片状,可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或呈"铺路石"征,部分可见局灶性实变影;(3)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变淡,通常吸收较完全,少见纤维残留灶.结论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隐匿,但胸部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胸部薄层CT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无症状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表现
COVID-19
X线计算机断层
无症状感染者
胸部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薄层CT扫描
核酸检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OVID-19患者的典型与不典型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高分辨率
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薄层CT筛查价值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薄层CT 磨玻璃影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COVID-19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6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63.1|R445
字数 4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7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蓝博文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28 120 5.0 10.0
2 曾裕镜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14 20 2.0 3.0
3 蔡冠晖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5 3 1.0 1.0
4 李林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3 3 1.0 1.0
5 曾玉蓉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2 2 1.0 1.0
6 陈文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33)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20(33)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薄层CT
磨玻璃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月刊
1671-9638
43-1390/R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20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