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礼乐文明构建了先秦的政治秩序与文化生态,但礼并非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恒久存在,其产生、稳定与衰亡都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因此,作为文本层面的礼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笔者经观察发现,《仪礼?聘礼》的文本在仪节上多能于《左传》记事中得到证实,但行礼的主体却有着明显差异;《聘礼》的精神在于“礼尚往来”,而春秋时期的诸侯聘礼,却多成为以弱事强的外交手段。由此或可推知,《聘礼》文本的形成,确经过了儒家学者的理想化编写。
推荐文章
简本《春秋事语》与《管子·大匡》、《左传》对读札记
《春秋事语》
《管子·大匡》
《左传》
对读
春秋时期的义观念与义利之辨
道德
义利之辨
大义灭亲
从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看董仲舒
董仲舒
《春秋繁露义证》
晋国
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春秋聘礼微探——以《左传》、《仪礼?聘礼》及《礼记?聘义》为核心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前沿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朝聘礼 《聘礼》 《聘义》 《左传》 春秋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9-7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K8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叶丹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朝聘礼
《聘礼》
《聘义》
《左传》
春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前沿
月刊
2169-2556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441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