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救赎"还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基本否定,要么重新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要么走向一种虚无,都没能从现代性问题中抽身出来,割裂现代性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真正拯救现代性.回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遵循马克思深刻的实践观的哲学批判、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以及辩证的态度,科学诠释了现代性问题.由此衍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构建与践行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向而行,破解"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局限认知,遵循现代性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经验特殊性相契合的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构建和演进.
推荐文章
现代性视域下南方谈话的叙事选择
现代性
邓小平
南方谈话
叙事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从哈贝马斯与列斐伏尔谈起
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性批判
列斐伏尔
哈贝马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位问题
马克思
现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
身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性批判:一种比较叙事
来源期刊 云南社会科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现代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资本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现代性的四个面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B08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江平 74 78 4.0 6.0
2 胡秀灵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资本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社会科学
双月刊
1000-8691
53-1001/C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64-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