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对肿瘤组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油酸钠为稳定剂,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舒林酸纳米混悬剂,考察其粒径大小、分散指数、电位及颗粒形状,采用MTT比色法使用乳腺癌细胞MCF-7、4T1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效评价,采用4T1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评价.结果 舒林酸纳米粒形状为球形,分散指数值小于0.3,平均粒径为(264.1±2.9) nm.相比较于游离药物,纳米粒显著提高了舒林酸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对MCF-7、4T1的IC50值分别为(22.1±4.6)、(19.2±1.2) μg/mL,体内抑瘤率为(35.4±18.8)%.结论 将舒林酸制备成纳米粒后,拓宽了舒林酸的给药途径,显著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推荐文章
异十三基二乙胺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抗肿瘤药
异十三基二乙胺
肿瘤细胞
肿瘤移植
夫西地酸纳米混悬剂原位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夫西地酸
纳米混悬剂
原位凝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蛴螬生物碱提取工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蛴螬
生物碱
正交实验
酸性染料比色法
抗肿瘤
ROS响应性纳米前药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
活性氧
纳米粒子
ROS响应
紫杉醇前药
自组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舒林酸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药物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舒林酸纳米混悬剂 MCF-7细胞 4T1细胞 抗肿瘤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0.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美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8 45 5.0 6.0
2 郭一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5 5 1.0 2.0
3 王一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3 1 1.0 1.0
4 李好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3 6 1.0 2.0
5 付婧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2 0 0.0 0.0
6 敖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舒林酸纳米混悬剂
MCF-7细胞
4T1细胞
抗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药物与临床
月刊
1674-5515
12-1407/R
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2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