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论文基于室内试验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剂合理掺量、配合比设计方法、路用性能评价等进行系统研究,以完善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当再生剂掺量为8%时,回收沥青关键技术指标能够恢复到原有性能;根据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提出应将新集料与沥青预拌再与铣刨料拌和的方式,通过析漏指标控制预拌料的沥青用量为2.5%,基于马歇尔试验法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外掺沥青用量为0.6%;基于室内试验表明,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但其低温抗裂性能较差;依托试验路的铺筑对现场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汉堡车辙试验,研究表明混合料剥落点大于10,000次,碾压20,000次的最大变形量均小于7 mm,具有良好的水敏感性和高温抗车辙性能。
推荐文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再生沥青混合料
RAP
配合比设计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析
厂拌
冷再生
配合比设计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泡沫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设计原则
关键设计指标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热再生
配合比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
来源期刊 土木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6-109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U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就地热再生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木工程
其它
2326-345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6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