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于2019年12月开始在湖北武汉暴发流行,并逐渐蔓延至全国,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仍在不断增加.作为COVID-19的重要依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本次疫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为COVID-19筛查和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胸部CT图像上,COVID-19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双肺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进展期病灶增多、常可出现实变,并可见细网格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和反晕征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肺部GGO及实变影病变多呈双肺弥漫分布,恢复期病灶逐步减少并可出现条索灶,远期大部分病灶完全消失或仅有少量残留.该文对COVID-19肺部病变在CT上的表现及转归特点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CT在该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和作用.
推荐文章
不同人群患COVID-19的胸部CT征象:Meta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病人
儿童
妊娠期
妊娠期COVID-19病人的临床特征、CT表现及AI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妊娠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COVID-19发病首周胸部HRCT表现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感染
胸部
肺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可能的病理基础
来源期刊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4-6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0.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褚志刚 17 36 3.0 5.0
2 代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296)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64)
  • 参考文献(28)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20(64)
  • 参考文献(28)
  • 二级参考文献(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