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是将黑木耳菌棒、栽培袋摆放田间、地头、林下,让其自然生长的一种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拥有“素中之荤、菜中之王”美誉的黑木耳已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餐桌上的重要食材,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北耳南扩”使我国黑木耳的栽培区由东北地区逐渐向中部及南方地区拓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2].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融水县,森林覆盖率高,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沛,水质优良.该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6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仿野生地栽的黑木耳朵大、肉质厚、弹性大、质嫩、风味好、品质高,天然绿色无污染,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笔者结合近几年栽培黑木耳实践,总结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推荐文章
袋料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黑木耳
栽培
关键技术
山东毛木耳优质高产代料栽培关键技术
毛木耳
山东地区
优质高产
技术
段木黑木耳与代料黑木耳产品质构分析与营养评价
感官弹性
咀嚼性
硬度
模糊识别法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陇东地区林下袋装黑木耳栽培料配方试验
陇东地区
林下
黑木耳
栽培料配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方地区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
来源期刊 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黑木耳 代料 仿野生栽培 关键技术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雪英 13 51 5.0 7.0
2 王淋靓 11 7 1.0 2.0
3 谢朝敏 14 12 2.0 3.0
4 马林 2 0 0.0 0.0
5 程三红 3 0 0.0 0.0
6 尧弟龙 3 0 0.0 0.0
7 邓小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木耳
代料
仿野生栽培
关键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用菌
双月刊
1000-8357
31-1257/S
大16开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4-29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