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民国时期教育思想家的教师身份认同主张直接决定了当时的办学方针与办学实况,也间接影响了此间我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总势.其共性在于均以思考救国救民为己任去构建并形塑教师的身份要求、角色形象,其异处在于三类群体代言人基于各自生活构造、具体面临困境侧重不同,而分别从政治、学术、教育等不同角度切入为政、为民、为教的大教育改造实践之中.为政之道者孙中山提出师乃国脉所系、民生所依;蔡元培倡导师须五育皆达、德守致用,学问第一、人格至上.为民之道者晏阳初认为教师旨在培育新民、自动研究;梁漱溟主张教师职责在于传递知识、传授技能、传播文化,作用在于建设乡村、改造社会、解决中国问题;陶行知呼吁教师应该成为新生活的塑造者并具备形成其新生活的诸种变术;为教之道者经亨颐强调人格为先、俯尊屈就、勤慎诚恕是教师职业精神;张伯苓坚守道德乃万事之本、爱国乃应时之责的教师律令;林砺儒践行位高责重、职敬业恒、教学相长、论行相滋的教师地位观、从业观、教学观.
推荐文章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学院变迁考察
民国时期
大学教育学院
职能
帝王时期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流变
帝王时期
支配阶级
教师身份认同
流变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流动初探
民国时期
教师流动
教师离职
教师流失
民国时期的审计思想与现代借鉴
民国时期
审计思想
现代借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国时期教育思想家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对政治、学术、教育三类精英群体的个案考察
来源期刊 教育史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教育思想家 教师身份认同 个案考察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家研究|Researches on Educator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7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5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国时期
教育思想家
教师身份认同
个案考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史研究
季刊
2096-6660
10-1596/G4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80-827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
总下载数(次)
232
总被引数(次)
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