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拟南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AtSOD1)是理想的研究植物SOD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模式蛋白,对于理解植物抗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该酶稳定性、活性等基本性质了解得不够充分,影响了相关研究的开展.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AtSOD1蛋白,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检测,活性中心电子结构准确.对AtSOD1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其中,AtSOD1的尿素解折叠实验的圆二色谱(CD)结果发现,在225 nm附近出现了一个α-螺旋和β-折叠比例变化的拐点,且当尿素浓度为4~5 mol/L时,天然态AtSOD1解折叠曲线出现了一个平台期.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检测天然态AtSOD1的物理稳定性时发现,该酶在单体重构为二聚体过程中,也存在两个Tm值,分别为102.2℃和100.5℃.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认为,AtSOD1从二聚体解聚为单体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态,与该酶结构稳定性有关.
推荐文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妊娠
超氧化物歧化酶
妊娠
子痫前期
胎儿21-三体综合征
妊娠合并糖尿病
华北落叶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初探
华北落叶松
处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工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超氧化物歧化酶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霜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
提取工艺
酶活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拟南芥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解聚的中间态性质
来源期刊 生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二聚体 差式扫描量热法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0.06.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浩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 17 3.0 4.0
2 吴丽芳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9 750 11.0 19.0
3 刘祚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 0 0.0 0.0
4 黄胜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二聚体
差式扫描量热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736
34-1081/Q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合肥大厦9楼
26-5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53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