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验制备了结构为多层阳极/EHI608/NPB/Alq3:ELL/ETL1/LiF/Mg:Ag/CPL的硅基绿光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对器件驱动电压、亮度、发光效率和EL光谱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阴极上制备了一定厚度的阴极耦合层CPL,并研究了阴极耦合层对OLED器件微腔效应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发光层掺杂浓度的增大,器件驱动电压、发光亮度和效率逐渐增加,并出现EL光谱发光峰位红移.同时,随着CPL厚度增加,多层膜系ETL/EIL/Mg:Ag/CPL透过率逐渐增加,当阴极耦合层CPL厚度在30 nm时候,多层膜系结构的透过率和透过频带较高,多层膜系透过率光谱坐标接近白光(0.33,0.33)等能点.此时,顶发射绿光OLED器件在不同视角下EL光谱的蓝移现象最大限度得到了抑制,且EL光谱半峰宽明显增加.
推荐文章
阴极耦合层对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光电性能影响
有机发光器件
顶部发光
转移矩阵
光萃取
阴极耦合层对顶发射白光OLED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有机发光器件
顶部发光
转移矩阵
光萃取层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顶发光单色绿光OLED微型显示器件发光层掺杂特性研究
单色绿光
顶发射OLED微型显示器
发光层
光电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顶发射绿光OLED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转移矩阵 阴极耦合层 硅基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7-8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383.1|TN8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光华 3 1 1.0 1.0
2 周芳 2 0 0.0 0.0
3 陈雪梅 1 0 0.0 0.0
4 高思博 2 0 0.0 0.0
5 张杰 2 0 0.0 0.0
6 段瑜 2 1 1.0 1.0
7 段良飞 3 1 1.0 1.0
8 钱福丽 1 0 0.0 0.0
9 杨启鸣 1 0 0.0 0.0
10 武艳鸣 2 0 0.0 0.0
11 赵孟玲 1 0 0.0 0.0
12 季华夏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发光二极管
转移矩阵
阴极耦合层
硅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