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Goldberg提出的场景编码假设理论及Langacker提出的射体界标理论为框架,探寻"名转动词+宾语"论元结构的概念基础、允准和限制机制.研究发现:"名转动词+宾语"结构是一个以及物构式为语法原型,阐释双宾语构式义、致使结果构式义、致使移动构式义和领属构式义的多义性结构;"名转动词+宾语"结构的事件性语义阐释以概念重合为认知基础通过对应和范畴化两个层面进行认知操作,其实体性阐释受到射体和界标位置、阐释距离的限制.
推荐文章
从名动语义关系判定古汉语双宾语句
双宾语
关系语
名动语义关系
原型受事特征
中国手语名转动词现象研究
中国手语
名转动词
轻动词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语用分析
情态动词
语义分类
言语行为
语境
英汉双宾语结构比较研究
双宾语结构
句式义
认知-功能语言学
述宾式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名转动词+宾语"结构语义合成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场景编码假设理论 射体界标理论 "名转动词+宾语"构式 概念重合 范畴化 构式图式 阐释距离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学·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62
页数 7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20.1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涛 19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场景编码假设理论
射体界标理论
"名转动词+宾语"构式
概念重合
范畴化
构式图式
阐释距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