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凤丹牡丹组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效率,以当年采收油用牡丹凤丹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设置不同光照及温度培养条件、不同大小成熟种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添加物等处理,完善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运用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技术(MSAP)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畸形组培苗进行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异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最优培养条件为接种后进行7 d暗培养随即转入光照培养,适宜培养温度为(25±1)℃;适宜外植体为≥3 mm的成熟种胚;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0.8 mg/L NAA+1.0 mg/L 6-BA,其基础培养基为改良MS(Ca2+加倍)培养基;与不添加外源物质相比,凤丹牡丹胚乳的添加对成苗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添加75 mL/L椰汁处理组培养效果较好,成苗率为85.66%,添加1.0 g/L活性炭处理组成苗率最高,为90.46%.相较于正常组培苗,畸形苗总扩增位点数增多21.20%,总甲基化位点数减少12.97%;正常组培苗总甲基化率为85.38%,畸形苗总甲基化率为74.30%;畸形苗甲基化多态型变异占主导(82.37%),其中去甲基化变异类型占比最多,为46.45%.综上,建立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适宜培养方案如下:改良MS(Ca2+加倍)+0.8 mg/L NAA+1.0 mg/L 6-BA+1.0 g/L活性炭(或75 mL/L椰汁),培养条件为(25±1)℃ 下7 d暗培养后光照培养.相较于正常组培苗,凤丹牡丹胚培养畸形苗总甲基化率较低,以多态型去甲基化变异为主.
推荐文章
牡丹‘凤丹’体细胞胚发生技术
牡丹
体细胞胚
发育时期
诱导率
‘凤丹’牡丹组织培养研究
‘凤丹’牡丹
组织培养
扩繁
生根
山核桃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体系的建立与甲基化初步分析
林木育种学
山核桃
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表观遗传
凤丹牡丹PoFAD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凤丹牡丹
脂肪酸脱氢酶7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凤丹牡丹胚培养体系建立及初代畸形苗甲基化变异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凤丹牡丹 成熟种胚 外源添加物 胚培养体系 胚培养畸形苗 甲基化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68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11.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4)
共引文献  (210)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凤丹牡丹
成熟种胚
外源添加物
胚培养体系
胚培养畸形苗
甲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