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摘要:
目的:针对传统检测肌肉疲劳方法灵敏度较差问题,提出按肌肉收缩区分割表面肌电信号.该方法考虑到肌肉动态收缩时肌肉发力、形状等因素影响特征参数平均功率频率的表征效果,因此,在分割表面肌电信号上以肌肉收缩区的个数作为单位,摒弃以时间作为单位的传统分割.方法:采用单参数结合双阈值的方法判断肌肉收缩区起、止点.利用肌肉动态收缩区特征参数平均功率频率的灵敏度波动比表征肌肉疲劳的灵敏度.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设备品牌为NORAXON、型号为MR3.6版本,程序设计采用MATLAB编程.结果 与结论:仿真结果证明与传统定长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肌肉疲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表征性.
推荐文章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肉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放大电路
健康监护
基于文化算法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选择
表面肌电信号
文化算法
特征选择
遗传算法
模式识别
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判别研究进展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非线性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处理
表面肌电信号
AR模型
RBF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子带频谱墒算法检测表面肌电信号肌肉疲劳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子带频谱墒谱熵值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双阈值 收缩区 平均功率频率 灵敏度波动比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信号处理与医学仪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2-13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20.10.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带频谱墒谱熵值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双阈值
收缩区
平均功率频率
灵敏度波动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月刊
1005-202X
44-1351/R
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