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下不同配伍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胸腔镜术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应激反应与镇痛效应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TPVB复合全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组)与观察组(RD组),每组44例.R组应用0.4%罗哌卡因16 mL行TPVB;RD组用0.4%罗哌卡因16 mL+右美托咪定(Dex)10μg/kg行TPVB,术后两组给予Ai-PCA镇痛,阻滞结束后采用冷刺激法测定阻滞效果;观察术中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NI的变化;监测术后应激反应、镇痛效果情况,利用人先无线镇痛质控系统中记录泵开启后2、4、8、12、24及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静息痛和动态痛的NRS评分,开泵后自控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泵注总量、镇静程度评分、综合满意舒适度评分、镇痛质量指数(AQI)计算分,测定患者术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血浆肾上腺素(PE)及去甲肾上腺素(PNE)水平;记录恶心呕吐、瘙痒及其他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超声引导下行TPVB相应阻滞平面冷刺激反应均为阴性,未出现气胸、脊髓麻醉等并发症.两组术中手术时间、麻醉深度NI指数、失血量和补液量基本相似(P>0.05),术中RD组瑞芬太尼用量和丙泊酚用量低于R组、R组患者术中MAP和HR高于RD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患者Ai-PCA的泵注总量、自控按压次数及按压有效次数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内静息痛和活动痛NRS评分均较低,在4~12 h静息痛和活动痛的NRS评分RD组明显低于R组(P<0.05),RD组舒芬太尼用药总液量明显少于R组(P<0.05),RD组患者PNE、PE水平在T1和T2时间点明显低于R组(P<0.05),RD组AQI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手术前超声下应用0.4%罗哌卡因16 mL+Dex 10μg/kg行TPVB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Ai-PCA可明显减轻患者早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早期镇痛效应,提升患者综合满意度,可在临床选用.
推荐文章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作用
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疼痛指标
T淋巴细胞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静吸复合单肺通气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胸腔镜
肺切除术
镇痛
吗啡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下不同配伍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术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应激反应与镇痛效应的比较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 病人自控镇痛 人工智能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11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41.1|R614
字数 48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0/j.cnki.gdyx.20201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立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64 560 10.0 21.0
2 肖颖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3 8 2.0 2.0
3 曾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6)
共引文献  (31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
病人自控镇痛
人工智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