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和6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不同发病时期的胸部CT图像,以期提高对COVID-19与CAP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比较30例COVID-19患者(COVID-19组)和62例CAP患者(CAP组)不同发病时期(病程早期、病情进展期、病变吸收期)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 病程早期:COVID-19组表现为单发磨玻璃样密度影、多发磨玻璃样密度影、实变灶、磨玻璃样密度影伴实变分别为1、25、1、2例,CAP组分别为2、13、12、35例,两组单发磨玻璃样密度影发生率比较,P>0.05;其余各指标比较,P均<0.05.COVID-19组小叶间隔增厚、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壁增厚、血管增粗分别为9、10、0、22例,CAP组分别为4、9、10、8例,两组比较,P均<0.05.病情进展期:COVID-19组病灶数目增多22例(73.33%),CAP组9例(14.52%),两组比较,P<0.05.COVID-19组磨玻璃样密度影伴实变、间质改变、晕征/反晕征、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分别为23、22、17、11、2例,CAP组分别为9、4、15、6、13例,两组比较,P均<0.05.病变吸收期:COVID-19组病灶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条索样实变影、磨玻璃样密度影伴条索样影、间质改变分别为7、3、18、24例,CAP组分别为4、45、9、6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病程早期,COVID-19 组胸部CT 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外1/3 肺野、胸膜下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CAP组主要表现为肺野中带叶段性磨玻璃样密度影合并灶性实变;病情进展期,COVID-19组以累及多叶的多发磨玻璃样密度影与实变及条索影共存为主要特点,CAP组以单叶段病变实变和在实变基础上向周围肺野扩展的多发磨玻璃样密度影为主要表现;病变吸收期,COVID-19组以间质改变合并磨玻璃样密度影伴条索样影为主要表现,CAP组主要表现为条片样实变影和索条影.
推荐文章
不同人群患COVID-19的胸部CT征象:Meta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病人
儿童
妊娠期
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征与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糖尿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点
病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0例COVID-19患者和6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同发病时期的胸部CT图像对比观察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年,卷(期) 202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R373.1
字数 3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0.1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丙军 2 2 1.0 1.0
2 齐庆梅 2 2 1.0 1.0
3 王振宇 2 1 1.0 1.0
4 王聪 2 0 0.0 0.0
5 李栋 1 0 0.0 0.0
6 申震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