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在电离层释放后,迅速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光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形成人工等离子体云团.本文基于三维双成分流体模型,考虑释放区域水平风场的影响,探讨了钡和铯在电离层释放后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钡和铯的电离层扰动效应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不考虑中性风场时,生成的等离子体云团逐渐沿磁场被拉伸成椭球形结构,同时,膨胀的等离子体云会推开背景氧离子,在释放中心形成氧离子密度空洞,并在两侧产生两个对称的密度尖峰;水平风场的存在会使得生成的离子云逆风侧的密度梯度变陡,释放物质对背景氧离子的扰动也更大;对比钡与铯的释放结果发现,由于铯的扩散系数较小,钡云的膨胀更为迅速,Ba+云团的覆盖区域更广;而由于光电离率较大,释放相同质量下铯的离子产率更高;此外,Cs+的扫雪机效应比Ba+扫雪机更强,氧离子密度空穴和凸起处的扰动也更大.
推荐文章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与电离层反演
电离层
层析
电离层反演
地震前兆监测
短波电离层的吸收损耗计算
F2层反射
E层吸收
短波损耗
短波通信
强弱起伏下电离层电波闪烁特性
电离层
电波闪烁
Rytov近似
Markov近似
电磁脉冲信号电离层传播的时间特性
电离层
电子密度不规则体
脉冲信号
附加时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钡和铯释放的电离层扰动效应对比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人工等离子体云团 中性扩散模型 三维双成分模型 扫雪机效应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5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9.201912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正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离层实验室 156 658 13.0 15.0
2 胡耀垓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离层实验室 25 134 6.0 11.0
3 张援农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离层实验室 37 135 6.0 9.0
4 朱肖丽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离层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等离子体云团
中性扩散模型
三维双成分模型
扫雪机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