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果说枯燥的刑法理论中可能蕴含着某些令人着迷的话题,那么期待可能性理论一定是其中之一.有不少学者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对于正确地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归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缺乏明晰的标准,如果予以简单的适用,很可能会动摇刑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事实上,作为一个舶来品,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并没有非常深入,尽管有不少律师会以此作为出罪的辩护理由,但在公开显示的法院判决文书中,几乎找不到以该理论作为依据而作出的判决.那么,在司法实践中,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理论呢?
推荐文章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之维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校园文化建设"和"之思
校园文化
传统文化
'和'
物质定义与本体之思
物质定义
文化
价值观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可期待性之思
来源期刊 检察风云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7) 所属期刊栏目 记者观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察风云
半月刊
1005-5444
31-1658/D
16开
上海市
4-51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