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脏调节性树突状细胞(CD11c-CD45RBhigh DC)腹腔回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制备小鼠脾脏DC,经抗CD45RB磁珠阳选获得CD45RBhigh DC,剪切掉细胞上的磁珠,再加入抗小鼠CD11c磁珠,MS磁性分离柱阴选部分即为CD11c-CD45RBhigh DC,经标染的抗CD11c单克隆抗体-别藻蓝蛋白和抗CD45RB单克隆抗体-藻红蛋白染色,上流式细胞仪鉴定.取C57BL/6小鼠50只适应性饲养7 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饲养,不建模,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OG35-55诱导EAE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建模当日分别腹腔回输脾脏CD11c-CD45RBhigh DC 1×105、5×105、10×105个/只,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PBS.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建模当日开始,对照组同期,每日观察其神经功能并进行神经症状评分.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建模第1~3、7、15天,对照组同期,尾静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6、TNF-α、IL-4,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细胞.各组末次尾静脉取血后,心脏灌注处死,自筛板后0.5 mm处取球后视神经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LFB染色,观察视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通过磁珠分选仪获取脾脏CD11c-CD45RBhigh 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CD45RBhigh DC纯度>85%.连续观察15 d,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异常,神经症状评分均为0分.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建模第1~9天均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异常,神经症状评分均为0分;模型组建模第10、15天神经症状评分均高于低、中、高剂量组(P均<0.05),而低、中、高剂量组两两比较P均>0.05.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建模第1~3天血浆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低、中、高剂量组建模第1~3天血浆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同期,建模第2、3、7、15天CD4+T细胞计数均低于模型组同期(P均<0.05).建模第7、15天,低、中、高剂量组血浆IL-6、TNF-α水平与模型组、对照组同期比较P均>0.05.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建模第1~3、7、15天以及对照组同期血浆IL-4水平比较P均>0.05.建模第15天,HE染色和LFB染色可见,对照组视神经无炎症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液泡变性等病理改变,模型组视神经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液泡变性等病理改变,而低、中、高剂量组视神经炎症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液泡变性等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视神经明显减轻,尤其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 脾脏CD11c-CD45RBhigh DC腹腔回输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减少CD4+T细胞浸润,纠正Th1/Th2细胞平衡紊乱,从而减轻EAE小鼠视神经免疫损伤.
推荐文章
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ICAM-1的影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益肾达络饮
ICAM-1
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治疗作用的观察
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实验性
雌激素类
髓鞘
轴突
多发性硬化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GAP-43蛋白
疾病模型,动物
柴胡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炎症的干预作用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柴胡
泼尼松
炎性细胞因子
氯马斯汀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再髓鞘化
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实验性
氯马斯汀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脱髓鞘
再髓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脾脏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腹腔回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CD4+T细胞 小鼠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4.6
字数 39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0.2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玲 298 1580 19.0 26.0
2 侯艳丽 16 38 4.0 6.0
3 杜然 4 6 2.0 2.0
4 刘庆阳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CD4+T细胞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