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熊果苷磷脂复合物(APC)以改善熊果苷的皮肤通透性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A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1H核磁共振(1H-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分析APC的形成机制,并对APC的溶解度、皮肤渗透和酪氨酸酶抑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分析表明磷脂和熊果苷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力形成了APC;APC中的熊果苷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从1.29 μg/mL增加到9.54 μg/mL,APC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熊果苷的亲脂性;体外释放研究中APC展现出持续释放行为;体外渗透研究表明,熊果苷难以通过皮肤到达皮下组织,但APC显示出强大的渗透能力,其渗透通量从0.02 mg/cm2提高到0.42 mg/cm2;酶活性研究中APC的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约为熊果苷的1.85倍.结论 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熊果苷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美白应用潜力.
推荐文章
苦杏仁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苦杏仁苷
磷脂复合物
复合率
脂溶性
油水分配系数
利他唑酮(LT-01)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利他唑酮磷脂复合物
工艺优化
影响因素
理化性质
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氟苯尼考
磷脂复合物
制备
表征
双波长法
黄芩素磷脂复合物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黄芩素
磷脂复合物
理化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熊果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草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熊果苷 磷脂复合物 溶解度 皮肤渗透 酪氨酸酶 抑制 溶剂蒸发法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8-57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8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2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熊果苷
磷脂复合物
溶解度
皮肤渗透
酪氨酸酶
抑制
溶剂蒸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草药
半月刊
0253-2670
12-1108/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6-77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98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224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