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较于传统心理学偏向"治疗"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理念更加契合"保健"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爱、勇气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以此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心理教师应整合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推荐文章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学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来源期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学科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感
年,卷(期) 2020,(24)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23/j.2095-6711.2020.24.1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13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9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