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盛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其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而“诗文 取试”的人才选举方式,则在促进学术下移、扩大人才基数的同时,也为唐诗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安史之乱”以后, 中唐诗歌的体式和格调都发生了调整,再无盛唐诗坛雄浑刚健、气势恢宏的“气骨”了,转而走向无尽的伤情与忧思了。
推荐文章
浅谈"文包诗"教学
文包诗
教学
资源
丽思卡尔顿对服务的理解
酒店行业
服务
丽思卡尔顿
浅谈诗词教学中对送别诗的比较鉴赏
送别诗
独特风格
特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对“诗到中唐,气骨顿衰”论断的理解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唐诗 气骨 盛唐 中唐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106-0106
页数 1页 分类号 G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10 5 1.0 2.0
2 王鹏翔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1 0 0.0 0.0
3 杨海侠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唐诗
气骨
盛唐
中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