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构建表达携带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siRNA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hTERT)及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双调控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RSOAds-hTERT/HIF-ERCC1,以下简称双调控腺病毒),作用于卵巢癌细胞后研究其抑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2018年1—12月,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调控腺病毒Ela基因,缺氧调控元件序列(HRE)调控E1b基因,重组hTERT/HIF双调控双功效的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载体;于E1区插入ERCC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基因构建双调控腺病毒.将构建好的病毒增加荧光载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KOV3人卵巢癌细胞中病毒转染情况.以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组别癌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KOV3细胞中ERCC1蛋白、JAK/STAT、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双调控腺病毒,病毒能够在卵巢癌中高效转染并快速增殖,屏蔽ERCC1耐药基因,并具明显的抑瘤作用.MTT结果显示,24 h后双调控腺病毒对SKOV3细胞株具有明显增殖抑制,随着病毒数目增加抑制率逐渐上升,感染强度(MOI)=30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率下降到50%以下,且AD-ERCC1-siRNA组与AD-NC-siRNA组肿瘤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ERCC1-siRNA联合顺铂(74.19±3.04)%抑瘤作用较AD-NC-siRNA+DDP组(56.85±2.51)%更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D-ERCC1-siRNA组细胞凋亡率(5.5±0.75)%较对照组(0.5±0.24)%明显升高.我们对病毒作用后的SKOV3细胞运用WB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作用后的细胞ERCC1蛋白表达(0.567±0.016)较对照组(1.612±0.072)下降(P<0.01),JAK2[(0.860±0.010)比(0.694±0.011)]、STAT3[(0.826±0.032)比(0.651±0.0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I3K[(0.292±0.013)比(0.291±0.015)]、AKT[(0.810±0.018)比(0.813±0.024)]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当病毒接触卵巢癌细胞24 h后发挥出对卵巢癌细胞较明显的抑瘤作用,且AD-ERCC1-siRNA组与AD-NC-siRNA组无明显差异,在感染强度(MOI)=30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到50%以下.结论 双调控腺病毒成功构建且具备高转染效率,该病毒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有明显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可能与JAK/STAT通路激活有关,而且该病毒能增强顺铂的用药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该病毒成功屏蔽ER-CC1耐药基因有关.
推荐文章
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在溶瘤腺病毒治疗肾细胞癌中的应用
溶瘤腺病毒
肾细胞癌
基因启动子
肿瘤特异性生物分子
基础研究
抗EGFR/VEGF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其抗卵巢癌SKOV-3的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卵巢癌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纳米载体特异性靶向TAMs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纳米载体
靶向修饰
肿瘤治疗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动物实验研究
卵巢肿瘤
抗体,抗独特型
抗体生成
抗体,双特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调控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药 学科
关键词 腺病毒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转录启动子 缺氧诱导因子 转染 顺铂 质粒构建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后插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婷 1 0 0.0 0.0
2 石琴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腺病毒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转录启动子
缺氧诱导因子
转染
顺铂
质粒构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药
月刊
1009-6469
34-1229/R
大16开
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15号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大楼六楼
26-175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1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