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浓度钾对红芪药材性状及异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设置高、中、低3个浓度钾盐水平,观察采收期红芪药材的外观性状,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K、Ca、Mg、Zn、Fe、Cu、Co等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运用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法进行数据统计,探究在红芪生长期外施不同浓度钾盐对其性状、无机元素含量及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中浓度钾盐对红芪根长、根重、根直径及7种无机元素和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且作用较其他浓度优,而高浓度钾盐对红芪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外源喷施适量钾盐有利于红芪药材生长和异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可为其道地品质的稳定性提供栽培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栽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产地对连翘叶中木脂素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连翘叶
芦丁
连翘酯苷A
连翘苷
产地
中药黄芩主要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黄芩
类黄酮物质
黄酮碳苷
HPLC同时测定锦绣杜鹃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HPLC
锦绣杜鹃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源钾对红芪药材性状及异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芪 钾盐 无机元素 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原子吸收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Treatis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21.02.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芪
钾盐
无机元素
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原子吸收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