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海马体和皮层基底神经节回路之间的解剖与功能连接(FC),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神经心理学症状的致病机制.方法 收集25例WD患者(WD组),以2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功能MRI和弥散张量成像;利用功能神经影像分析(AFNI)和脑功能成像软件包(FSL),以双侧海马为ROI,计算全脑FC并分析组间差异;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作为ROI,提取相应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将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数字广度测验(DST)及词语流畅性测验(VFT)进行协变量相关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并进行FDR校正.结果 WD组左侧豆状核、尾状核头和双侧丘脑FC较对照组减弱,右侧颞叶、左侧额叶FC增强;WD组丘脑(THA)和左侧海马(LM)FA低于对照组,左侧基底核区(LB)FA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与右侧额中回、颞横回FC强度呈正相关;VFT评分与左侧豆状核、右侧额中回及双侧颞横回FC强度呈正相关,VFT评分与双侧丘脑和双侧豆状核FA呈负相关.结论 WD患者左侧海马和双侧丘脑、左侧豆状核及尾状核头之间功能和解剖学连接性发生变化,使通路连接受阻,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推荐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铁代谢作用机制
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
铁代谢
机制
中医药干预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K-F环
铜蓝蛋白
误诊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67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诊断
临床表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模态功能MR技术探索海马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认知障碍 海马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枢神经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5
页数 7页 分类号 R589.9|R44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9/j.issn.1003-3289.2021.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认知障碍
海马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月刊
1003-3289
11-1881/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2-50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44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