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我们理解当代人类媒介化生存提供了思想资源.新人文主义的"超越"价值在于,它以"二元论"问题式提出了"内在生活""崇高意志"和"伦理自我"等重要范畴,并据此批判流行的科学人道主义和泛情人道主义.新人文主义传播观念的精髓在于强调传播的人文性和主体间性,重视培养人的媒介批评素养,倡导政治传播的规范性与社会沟通的公共理性.复兴新人文主义有助于唤醒沉睡己久的传媒业崇高感,防范技术崇拜、尊重人文价值,克服传媒生态意义上的"瓦釜效应"和激情化的网络社会心理.白璧德的思想遗产启示我们要在不确定性时代秉持理性、中正和坚定立场,养成"执两用中"的媒介批评智慧.
推荐文章
浅谈西方新人文主义的思潮
清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
本体论
新人文主义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养探索——医德培养档案构建初探
新人文主义
医德培养档案
医德人格
伦理实践
伦理教育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与司马迁思想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
司马迁
人本
人性
人道
基于新人文主义视角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
新人文主义
高等农业教育
历史演进
现状
建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璧德与新人文主义:一种传播学的遗产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关键词 欧文·白璧德 新人文主义传播思想 泛情人道主义 科学人道主义 瓦釜效应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传播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欧文·白璧德
新人文主义传播思想
泛情人道主义
科学人道主义
瓦釜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