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青岛市牡蛎养殖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及在不同的季节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最大可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themost probable number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N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牡蛎养殖场环境及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并分析与时间和温度的相关性.结果 牡蛎和海水中不耐热溶血毒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基因MPN最低值出现在1~3月份,6月份之前呈缓慢上升趋势,之后快速上升,至8月份达到最高峰,之后快速下降,1月份降至最低,海水在1~3月份未检出tlh基因.海泥中tlh基因MPN均值自5~12月份一直维持在高峰水平(18067.5~24000.0 MPN/g),1月份下降明显,至3月份降至最低(88.0 MPN/g).结论 与传统方法比较,MPN real-time PCR法敏感性好,能灵敏地反映副溶血性弧菌随时间温度变化的生长趋势,准确评估牡蛎和环境中的带菌水平,进而发挥预警作用.青岛市牡蛎养殖场海水和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在6~8月份较高,在加工食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引起食源性疾病.
推荐文章
青岛市售养殖海水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海水虾
副溶血性弧菌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双重PCR检测海产品中携带trh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
双重PCR
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岛市牡蛎养殖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及时间分布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牡蛎养殖场 副溶血性弧菌 最大可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时间分布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Study Report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0/j.cjfh.2021.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蛎养殖场
副溶血性弧菌
最大可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时间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双月刊
1004-8456
11-315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2号楼50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9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