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话新诗诞生于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中,它在当时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展现出了一种新的抒情方式。新抒情产生的先决条件在于古典传统旧有抒情结构的崩塌,在此之后,白话诗人们以新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语言建立起了新的抒情,这种“新”集中表现在他们对自身感官的征用、对新的语言习惯的艺术化处理上。在此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了“甜感”,并将之作为一种基础感官体验写入诗中,故此,借“甜感”管窥新诗抒情模式之“新”,是极为有意义的。
推荐文章
臧克家诗歌语言形式的综合化
臧克家
诗歌语言
综合化
浅谈中国新诗对现代中国诗歌的影响
中国新诗
中国当代诗坛
发展前景
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新诗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中国新诗
白话诗
社会
艺术
价值
写实主义:五四初期新诗的一种美学建构
五四初期新诗
写实主义
美学建构
经验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新的语言经验对白话新诗抒情方式的建构——以“甜”为例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白话新诗 抒情 甜感 语言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品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9.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话新诗
抒情
甜感
语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总被引数(次)
5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