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337例及甲状腺组织正常者50例,分析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灶双侧性和多灶性、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腺外侵犯等临床特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BRAF V600E基因状态检测,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PTC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BRAF V600E突变在61.7%(208/337)PTC患者中发现,突变未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发现.BRAF突变型的PTC相对于野生型的腺外侵犯(40.9%)和淋巴结转移(38.9%)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突变中女性患者居多,占76.0%,40~65岁区间的患者发病最多,占44%,肿瘤平均直径大小为1.56cm,双侧性和多灶性分别占15.1%和43.0%,伴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比率分别为60.8%和32.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 V600E突变发生在PTC病灶中,突变型PTC患者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显示出突变可能与肿瘤的高侵袭性相关.
推荐文章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最大值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价值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甲状腺乳头状癌
V600E基因
最大杨氏模量值
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突变
侵袭性
预后标志物
MLH1 R217C/BRAF V600E突变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甲状腺肿瘤
细胞系,肿瘤
细胞培养技术
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永生化细胞系
原代培养
MLH1
BRA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性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BRAFV600E基因突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潍坊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BRAF V600E 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关因素 病理学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6/j.issn.1004-3101.2021.03.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RAF V600E
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关因素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潍坊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4-3101
37-1195/R
大16开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宝通西街7166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