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地铁抗震设计规范中常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是位移响应法和应变传递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弹性假设,不能体现土体和地下结构的非线性.在刘晶波提出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主编制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软件APALS给出了随着地震动幅值增大而逐渐变化的地震荷载加载模式,并针对实际的双线地铁盾构隧道进行了拟静力弹塑性抗震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1)隧道内力趋于一个极限值;(2)隧道的内力在θ=45°、135°、225°和315°的位置最大;(3)在隧道尚未破坏时,隧道周围的土层已经先达到破坏状态.
推荐文章
盾构隧道抗震分析的静力推覆方法
盾构隧道
静力推覆
加载模式
倾斜度
抗震性能
地铁盾构隧道设计探讨
地铁盾构
隧道
设计
地铁盾构隧道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盾构隧道
渗漏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
盾构隧道
地震荷载
动力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线地铁盾构隧道的拟静力弹塑性抗震分析
来源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铁隧道抗震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Pushover分析 弹塑性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9-5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09/j.cnki.jdpme.2019030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39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铁隧道抗震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Pushover分析
弹塑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2132
32-1695/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