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不同地域鲜食葡萄的生长特性和生理机制出发,基于气候因子对鲜食葡萄区域分布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收集影响其种植分布的气候因子,结合鲜食葡萄种植园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四川省鲜食葡萄的潜在空间分布及气候特征,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刀切法筛选出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潜在分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累计贡献百分率达89.8%)为≥10℃活动积温、气温年较差、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80%鲜食葡萄潜在分布面积的各影响变量指标范围分别为4145~6283℃·d、6.8~9.0℃、924~1314h和804~1247mm.鲜食葡萄种植高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11.8%,主要分布在广安、成都、乐山西南部、宜宾和泸州北部以及凉山中部地区,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5197~6082℃·d,气温年较差6.5~7.6℃,年日照时数902~1241h,年降水量861~1124mm;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6%,广泛分布于除盆周山区之外的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及凉山南部、攀枝花西南部,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5053~6144℃·d,气温年较差6.7~7.7℃,年日照时数868~1356h,年降水量807~1139mm;低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1%,集中在盆北、盆西山区及攀西地区北部,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3227~5549℃·d,气温年较差7.8~13.4℃,年日照时数948~2049h,年降水量643~1187mm;不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41.5%,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和攀西东北部.研究结果说明气候因素仍然是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的主要环境因子,4个气候因子主导作用明显,模拟的潜在分布结果能够为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推荐文章
四川省岷江冷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潜在分布格局
岷江冷杉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模型
环境因子
气候变化
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
春玉米
潜在种植分布
主导气候因子
气候适宜性
最大熵(MaxEnt)模型
四川柑橘适宜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柑橘
地理分布
自然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四川省
2000—2016年四川省耕地种植指数时空变化及其自然潜力分析
四川省
耕地复种
种植指数
潜力种植指数
MODIS-NDVI
积温-降水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最大熵模型研究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潜在分布区及其气候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四川省 鲜食葡萄 气候适宜性 主导气候因子
年,卷(期) 2021,(10)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6-84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1.10.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7)
共引文献  (47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7(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7(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8(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9(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2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大熵模型
四川省
鲜食葡萄
气候适宜性
主导气候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