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识别信息具有数字化属性,它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基于数字生产而延伸使用,侵权也呈现出数字化特点.生物信息无感识别、非接触识别以及误识别、漏识别严重侵害个人隐私.亟需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养用户积极思辨和理性质疑的媒介素养,加快完善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生物识别信息多维保护机制.
推荐文章
数字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字化治理模式构建的研究
数字化改革
高校治理
模式构建
效益分析
多维探析县域视角下的数字治理进程
县域治理
数字化转型
数字治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IT治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数字化转型
IT治理
双模IT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绿色治理路径探析
数字孪生
城市绿色治理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识别数字化风险及多维治理路径
来源期刊 编辑学刊 学科
关键词 生物识别 智能技术 数字化风险 个人隐私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深度思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识别
智能技术
数字化风险
个人隐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编辑学刊
双月刊
1007-3884
31-1116/G2
16开
上海市打浦路443号荣科大厦17楼
4-75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