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总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而这种感受便被称之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再到甜辣、甜香,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干变万化出各种味道,红烧、醋熘、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色之一.甜的蜂蜜、砂糖,酸的野枣、陈醋,苦的新荼与苦瓜,带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洋葱、大蒜……几乎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味道,但它们带给人的味道感受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在漫长的饮食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人对这些食材的味道进行了分类,《周礼注疏》就记载了"五味,醯(醋)、酒、饴蜜、姜、盐之属".醯、酒、饴蜜、姜、盐,分别对应着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推荐文章
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
HPLC
南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
含量测定
从《黄帝内经》探“治未病”与“谨和五味”
黄帝内经
“治未病”
“谨和五味”
浅谈林区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林区
五味子
栽培技术
五味子皮渣乳酸发酵果酱制备工艺研究
五味子
皮渣
乳酸发酵
果酱
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谨和五味适口者珍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来源期刊 国家人文历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封面故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人文历史
半月刊
2095-5189
10-1110/K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A座5层
2-33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