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随着川藏铁路的建设,我国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数量急剧上升.目前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洞内温度分布规律尚不明确,严重制约其保温防冻设计,若设防不当会造成冻害,影响运营安全.本文以川西高原既有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为例,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利用隧道修建前后洞内外气象监测数据,研究高海拔大高差隧道洞内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保温防冻长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冻保温设计建议.研究结论:(1)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附近气温全年处于13~16℃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受洞外气温变化影响小,温度值大小主要由所处位置围岩温度决定;(2)隧道贯通运营后,洞内纵向温度分布规律发生显著变化,受洞外气象环境条件影响显著,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烟囱效应"明显;(3)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会形成由低洞口往高洞口的单向自然通风,导致低洞口洞身负温长度显著大于高洞口,洞口两端温度场分布呈非对称特征;(4)本研究成果可供川藏铁路等两端存在大高差的高海拔隧道建设参考.
推荐文章
特长隧道洞内通风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
特长隧道
复杂结构
通风技术
高海拔、高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
冻土
温度场
通风与供暖
制氧与供氧
监测
环境控制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定点防灾救援研究
高海拔地区
铁路隧道
数值模拟
火灾
疏散救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海拔大高差特长隧道洞内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大高差 单向通风 纵向温度场 保温防冻长度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Tunnel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22.01.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海拔隧道
大高差
单向通风
纵向温度场
保温防冻长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