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研究辑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50
总下载数(次)
29531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Local Culture Research Journal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Local Culture Research Journal(半年刊)2008年创刊,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 更多
主办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610065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0
总下载数(次)
2953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曾枣庄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3-14
    摘要: 眉山苏氏家族名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汉顺帝时的苏章为惩治老友清河太守的贪赃,为之设酒,陈平生之友谊,传为佳话。苏味道、苏序均为喜酒之人。三苏父子均不能饮。苏轼喜酿酒,更喜咏酒论酒,其诗、词、赋...
  • 作者: 张志烈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5-21
    摘要: 东坡的《超然台记》是写他超然物外、所欲斯乘、无往不乐的生活体验的。所谓超然,就是游于物之外,就是不为物所蔽,就是全面深刻地静观环境,审视现实,转换视角,以跳出目前情况的局限,用超越的心态看待...
  • 作者: 祝尚书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2-34
    摘要: 宋徽宗崇宁以后约七十年,我们称之为“后东坡时代”。这时期,严禁“元祐学术”以北宋灭亡为代价而崩盘,政治风暴将这位深受敬重的文豪踹到谷底。时移世异,宋孝宗又将他扶上巅峰,他的作品也完成了由禁书...
  • 作者: 杨胜宽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35-43
    摘要: 苏轼成为复合型的文学艺术家乃至千古文化巨人,与他一贯重视吸收各种文化有益成分和不断发掘推扬各地特色文化有直接关系;无论传统思想还是流行时尚,无论传世经典还是民风世俗,他都加以接纳并极力表彰。...
  • 作者: 林宜陵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44-52
    摘要: 本文以苏轼黄州时期诗词中所表达的思蜀与思归情怀为探讨对象,苏轼元丰五年回忆起儿时在蜀地所听闻的歌曲《洞仙歌》,藉由“苏轼对后蜀花蕊夫人”的回忆,探讨黄州时期苏轼诗文中显现的对蜀国的怀念,进一...
  • 作者: 伍联群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53-57
    摘要: 苏轼的蜀道诗虽然并不能如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诗歌能体现其鲜明的艺术成就,但依然反映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逐渐变化、成熟的过程。从嘉州出蜀的浩荡志气,到褒斜道上的积极用世;从与文同洋州唱和的...
  • 作者: 方星移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58-63
    摘要: 面对“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贬谪境遇,苏东坡在黄州期间,采用了多种方法解脱经济、精神上的困境,他用儒家的道德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用对佛道的务实态度修炼自我,最终他找到了解脱困境之路,达到...
  • 作者: 李占才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64-73
    摘要: 苏轼在定州任职期间,曾为河北地域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积极影响。其中官品文化、治军文化、兴业文化、爱民文化、育人文化、善艺文化、风物文化尤为鲜明,至今被人所称道,已成为该地历史文化的组成...
  • 作者: 付皛玮 何丹丽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74-78
    摘要: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奇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盛名。除了文学创作上的成功,苏轼更为人称道的还有他多情的人生。苏轼重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种种人之常情,都成为他以旷达的心态面对坎坷人生...
  • 作者: 冉驰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79-84
    摘要: 苏轼及其诗歌在朝鲜半岛影响十分深远。李氏朝鲜时期的南羲采所著《龟NFDA1诗话》作为朝鲜诗话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涉及中国文学文化的资料颇丰。据笔者初步统计,其中提到苏轼的诗话条目就有近五百...
  • 作者: 陈剑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87-112
    摘要: 2014年,成都平原史前考古取得新突破,高山古城遗址建立成都平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新坐标;宝墩古城遗址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新资料;温江红桥村遗址发现了宝墩文化时期水利设施。岷江流域商周时期考...
  • 作者: 卢川 许淼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13-119
    摘要: 岑参晚年在成都创作的诗歌,是成都城市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对成都自然风景、城市建筑都有较多的记载和描述。岑参在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情思和故乡情怀,也代表了唐代宦游或旅居成都的文人的普遍家国...
  • 作者: 饶冬梅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20-131
    摘要: 四川省德阳市与省会成都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二者在语音特征上相似度较高。本文选取重要语音特征22条,将德阳各区县方言分别同成都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受山川地理、历史移民、行政区划及强势方言等...
  • 作者: 祁和晖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35-140
    摘要: 赵抃生平曾四次进入蜀乡从政,分别担任江原县县令、益州转运使、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知成都府、以资政殿大学士衔复知成都。赵抃治蜀,政纪政风一清二白,留下了丰富的政治、社会遗产,其在蜀乡留下的政绩令...
  • 作者: 李如冰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41-146
    摘要: 吕大防为北宋名相,曾两次在蜀地任职。一为青城县令,一为知成都府。而在成都府期间,政绩尤著。改革织锦院,刊印书籍,修建杜甫草堂,并进行文学创作。吕大防在蜀时期的活动,既造福百姓,为其仕途发展奠...
  • 作者: 郑家治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47-161
    摘要: 李调元的《雨村诗话》记载性灵派的诗歌最多,尤其是袁枚,不仅记载介绍袁枚其人,而且通过综合比较来评价袁枚的诗歌与诗学,还具体评价袁枚的诗歌与诗学,包括直接批评袁枚的诗歌与诗学,赞扬袁枚的《生女...
  • 作者: 胡传淮 陈名扬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62-178
    摘要: 李仙根,字子静,号南津,四川遂宁人,清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外交家。李仙根为四川入清后获鼎甲的第一人,亦为有清一代巴蜀地区唯一一位榜眼,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者。李仙根成就卓著,声名远播。康熙帝...
  • 作者: 张邦铺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81-187
    摘要: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制度上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表现为“人间国宝”制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现行立法尚存在认定机制不合理、具体扶持制度缺失、权利难得到保障等问题。我们应借鉴日本的经验...
  • 作者: 吴会蓉 胡冬梅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88-192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我国从2006年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实际保护中仍然存在重申报轻保护、过度...
  • 作者: 杜梦甦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93-202
    摘要: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民众几乎还保持着纯正的民族宗教信仰,其原始宗教的毕摩仪式仍以活态的方式在民间传承。万物有灵的信仰在彝人的意识中居于根深蒂固的核心位置。作为外显形式的毕摩仪式支撑起彝...
  • 作者: 谭继和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05-209
    摘要: 司马相如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赋圣、词宗的地位,他不只是一个个体,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中国薰育出了“文伯”司马相如,相如又以其站在那个时代高度的赋论、赋作和文韬武略,为文化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
  • 作者: 景雪敏 王燕飞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10-217
    摘要: 元明杜诗学是杜诗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唐宋以来杜诗学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元明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开拓出了新的领域,为清代杜诗学的繁盛提供了文献基础和新的研究方法。然而,由于历史、观念等各种原...
  • 作者: 黄金灿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18-227
    摘要: 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诗文具有消息相通的风貌特征,主要表现为“雄豪雅健”之相通、“慷慨悲凉”之相通与“清绝通脱”之相通。此外,“粗俚直伧”是苏舜钦诗文的共同缺点,只是仅存...
  • 作者: 张克伟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28-262
    摘要: 明末理学名臣刘宗周,学者称蕺山先生。他一生秉持“学术与名节并重,文章与道德兼修”之理念以修己立人,安邦治国,其言行足以范俗重世。除了立朝从政外,宗周亦颇热衷于讲学和著述,其著作宏富,流传亦广...
  • 作者: 张祖群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63-269
    摘要: 借鉴动物民俗学相关理论,人与动物(特别是牲畜)之间的关系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民俗的重要指标。在关中人心目中,猪狗牛驴等不是普通的牲畜,而是这片土地的另外一种“生活人群”。人不是动物的对立面,也不...
  • 作者: 李沛容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70-279
    摘要: 家名因与藏族农牧混合区的社会结构直接相关,而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但要全面动态地考察家名制度,应考虑到同一时代不同社会阶层对家名内涵的认知差异,也需要注意到家名内涵的动态变化。本文拟从纵向...
  • 作者: 范国英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80-285
    摘要: 论文通过对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藏侵华日军家书的话语分析,提出在日本侵华时期,日本民众的个体主体性已经被民族国家(天皇),以及体现民族国家(天皇)诉求的“圣战”所遮蔽,民族国家(天皇)和“圣战”的...
  • 作者: 薛天纬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89-290
    摘要: 在2015年9月26日至28日“首届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期间,召开了“2015年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江油,就李白诗歌、李白文化、李白与江油等问题展开深入交...
  • 作者: 孙琴安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91-292
    摘要: 当前,四川努力培育“国际旅游特别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面临如此重要的旅游文化发展态势和契机,李白故里江油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就如何进一步打造李白文化故里品牌,笔者专程采访了孙琴安。问...
  • 作者: 潘殊闲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93-295
    摘要: 问:请问您对江油召开此次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有何感想和看法?潘:江油是李白的桑梓之地,理应高举李白文化研究的大旗,为建设好、维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论坛恰逢中秋佳节,李白一...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基本信息

刊名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主编 潘殊闲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65 电子邮箱 329615974@qq.com
电话 028-854011 网址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评价信息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