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文化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65
总下载数(次)
21358

中国俗文化研究

Chinese Folk Culture Studies

《中国俗文化研究》是刊布当代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最新成果的专业纯学术集刊,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610065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出版文献量(篇)
65
总下载数(次)
21358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M.E.克拉夫佐娃 劉亞丁(译)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14
    摘要: 本文以中國新石器時期各文化區的考古成果為考察對象,通過對墓葬儀式和陪葬品的分析,闡釋了該時期三種基本宗教現象:陰間崇拜、生殖崇拜和動物崇拜。本文認為,產生於新石器時期各個文化遺址的諸多因素證...
  • 作者: 王建勇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5-25
    摘要: 古代疾疫災病的出現、傳播、流行,往往與兵革戰事有密切關係。以此爲綫索,進而結合傳世文獻、出土材料、民俗遺留等相關證據,考證《左傳·襄公十八年》所載追喜'殺犬於門中',非杜預所謂'示閑暇',實...
  • 作者: 齋藤智寬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26-32
    摘要: 從五代十國時期到北宋初,陸續出現三部總結唐代佛教的史書,即《祖堂集》《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但在國家或士大夫的關係等各個方面上,@三部史書之間也有性質上的差異。通過探討,筆者發現《宋高僧...
  • 作者: 羅俊亮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44
    摘要: 《為善陰騭》是明成祖御撰的一部勸善書,其内容是采輯前人行陰德而@善報的故事,附以論斷和詩。該書成書于永樂十三年(1415),其編纂的目的是為了教化人民,從而實現明王朝的長治久安。作為一本勸善...
  • 作者: 劉婧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45-55
    摘要: 北京慈壽寺九蓮菩薩像在朝鮮文人朴珪壽的籌謀下通過清人董文渙等得以修繕,相關拓本得以傳入朝鮮。通過當時朴珪壽與董文渙等人的來往書信等文獻可具體了解九蓮菩薩像得以修繕及相關拓本傳入朝鮮的過程及兩...
  • 作者: 鄧亞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56-69
    摘要: 望錢,或稱望山錢,是中國很多地區和民族的喪葬儀式中廣泛使用的物品。其製作方式、色彩、形制等雖因時地而有差異,但其用途、内涵及意義則大致相同,望錢的使用不僅體現出人們對逝者的心態,還反映了一定...
  • 作者: 才吾加甫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70-99
    摘要: 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一種反映。我國是一個多民旅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些風俗習慣,集中的表現在飲食、居住、服飾、行動、娛樂、禮儀、節慶、婚姻、喪葬、信仰等日...
  • 作者: 李賀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00-106
    摘要: 從貴州遷徙而來的屏邊苗族,在經歷時代變遷和外來文化以及宗教的影響後,至今仍保存著較為濃厚的、原始宗教信仰籠罩下的巫文化。@種巫文化突出的表現特征之一就是當地巫師'白馬師傅'的存在,白馬師傅的...
  • 作者: 何善蒙 盧涵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07-117
    摘要: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宗教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伴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而不斷為人提供新的形式的精神歸宿。現代社會轉型,是社會發展史上最大形式的變革,傳統宗教在當前社會中面臨了諸多的...
  • 作者: 許蘭玉 陳冠明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18-140
    摘要: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民俗與民間文學。其傳播的方式,有物質的、語言的,有書面的、口頭的,還有口述的記錄形式,等等。在民俗傳播過程中,隨著傳播者的有意識主動介入甚至攬入,使...
  • 作者: 普慧 楊蕙澤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43-156
    摘要: 迦旃延子(Kātyāyani-putra)是《阿毘曇八犍度》的作者,但是在漢譯佛典中對其名稱的翻譯有多種形式,且關於其造論的時間也有許多種不同的記載。而'迦旃延'作爲印度婆羅門的一大姓氏,導...
  • 作者: 樹林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57-170
    摘要: '年阿'體流派是蒙古族文學史上呈現出的一種特殊的流派,其形成與發展經過了《詩鏡論》修飾法的最初運用(13世紀末—14世紀)、'年阿'體詩歌的初步發展(16世紀末—17世紀)、'年阿'體流派的...
  • 作者: 陳秀蘭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71-178
    摘要: '甄叔迦''阿叔迦'是兩種不同的木本植物,原產於印度。'甄叔迦'是梵文詞kimsuka的逐字音譯,它的學名叫做Butea Frondosa,屬於豆科紫鉚樹屬。'甄叔迦'又寫作'緊叔迦''堅叔...
  • 作者: 劉雯 孫尚勇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81-187
    摘要: 李小榮《晉唐佛教文學史》是以布爾迪厄'場域理論'和諾伯舒茲'場所精神'論爲理論基礎,以源流、本末、體用及作家、作品、文體三位一體的文學史撰寫原則而書寫的一部佛教文學史。全書分爲緒論、正文七章...
  • 作者: 楊剛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91-196
    摘要: 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佛學研究中心(The Ghent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GCBS)成立於2007年,是整合根特大學在漢學、佛學、...
  • 16. 稿約
    作者: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197-198
    摘要: 一、《中國俗文化研究》是刊佈當代學者運用現代科學精神研究中國俗文化的最新成果的專業純學術集刊,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主辦。二、本集刊熱忱歡迎宇内同行專家學者...

中国俗文化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俗文化研究 主编 项楚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65 电子邮箱 329615974@qq.com
电话 028-854011 网址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中国俗文化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俗文化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