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论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58
总下载数(次)
2

北京民俗论丛

主办单位:
北京民俗博物馆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158
总下载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尹凯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
    摘要: 博物馆与人类学学科之间有很深厚的渊源,作为人类学第一个机构性栖息之所,博物馆成为人类学器物收藏、展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体系空间。作为一种博物馆形态,有其自身的实践原则与分类逻辑。博物馆空间...
  • 作者: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2
    摘要: 当今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藏品种类日渐丰富、展示体系渐趋完整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从业者认识到,...
  • 作者: 穆红丽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0-20
    摘要: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博物馆,通过或精美或平实的文物,呈现了都城历史的雄浑深厚,也突显出醇厚平和的民风民俗。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作为京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首都博物馆拥有责无旁贷的展示义务...
  • 作者: 章晓烁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1-38
    摘要: 2011年6月至11月,笔者受北京民俗博物馆委派,参与了韩国CPI组织的为期半年的文化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涉及众多文化类子项目,共有世界各国七十余名人员参与。笔者参与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的文化...
  • 作者: 王支援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39-45
    摘要: 民俗文化是普通民众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古都洛阳地处中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自夏朝起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历史上曾长期居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这样一...
  • 作者: 周理远 牛长立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46-58
    摘要: 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史料实证的支持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最主要研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推广的先行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守护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者~1。首先,博...
  • 作者: 何志文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67-72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
  • 作者: 陈晨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73-79
    摘要: 追溯中国绘画史,从西晋到隋唐,人物画是先于其他绘画种类率先成熟而达到空前高峰的。其间,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孙位的《高...
  • 作者: 万秀锋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80-88
    摘要: 戏曲玩具是指以戏曲人物、造型、道具、舞台形象等因素为创作题材制作的适宜玩耍、把玩的器具,它是人们对戏曲相关形象的艺术再创造,是戏曲艺术的物化延伸。中国古代的戏曲玩具源远流长,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 作者: 霍楠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89-101
    摘要: 牙刻是象牙雕刻艺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牙刻又叫线刻,线刻又可分为浅刻与微雕。象牙浅刻是牙雕艺术中的一个主要门类,它不同于圆雕、浮雕等,是在象牙平面上以刀代笔,表现出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深远意境,属...
  • 作者: 裴伟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02-108
    摘要: 2008年,在以盛产香醋著称的江苏镇江市发现了一幅清朝乾隆年间苏州画家戴球的《三酸图》。画上共有5个人物,即一个僧人、两个文士,还有一个老佣携一名稚童,画面上老佣右手扶着大醋缸,左手端着醋碗...
  • 作者: 张楠平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09-116
    摘要: 清末民初之际,我国京剧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无论民间还是宫廷,京剧演出都是经常性的活动。19世纪末,西方科技高速发展,发明了留声机和唱片,通过录音,可以使声音长期保留并随时播放,丰富了人...
  • 作者: 徐鹤涛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17-124
    摘要: 说到'民俗研究'似乎就意味着去发现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但当我们着力去寻找真实时,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很棘手问题,那就是不同记载中对于民众生活的描述与评价天差地别。比如当我翻看民国时期留下的关...
  • 作者: 田莉莉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25-139
    摘要: 一、引言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村落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也是民众生活的基本单元和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村落既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自足的生活空间,也逐渐生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了村落共同体的生...
  • 作者: 张影舒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40-150
    摘要: 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举行宗教仪式、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天主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象表征,也是教徒聚会的文化空间,展现着区域性天主教信仰的状况。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俗称'南堂',始建于1605...
  • 作者: 王路平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51-158
    摘要: 北京,一个有着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悠久的历史赋予北京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印证北京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更是数不胜数。通惠河上的庆丰闸就是其中之一。庆丰闸的开凿不但疏通了北京与南方的内陆航运,还...
  • 作者: 杜洋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59-165
    摘要: 小红门地秧歌又叫红寺地秧歌,是流行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红寺村的一种活跃在民间节庆活动中,群众性的、有固定角色装扮的广场歌舞表演艺术形式,是一档历史悠久、组织严密的民间香会。据可考证的资料证...
  • 作者: 文爱群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66-172
    摘要: 踏青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游乐性活动。所谓踏青,就是在春光明媚、大地返青之际,结伴郊游。因为活动的时间在春天,所以也叫'踏春','游春','春游'。千百年来,'踏青'仿佛成为春天的固定仪式,不经历...
  • 作者: Janet R·TenBroeck 李锦萍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73-189
    摘要: 东岳庙位于齐化门外往东大约一公里,通往通县方向的主路上。在熙熙攘攘的郊区中心旁边,东岳庙静静地矗立在路北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庙门两侧是两座饱经风霜、雕刻精巧的木质牌楼~1,牌面刻有复杂精致的...
  • 作者: 民博宣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0-191
    摘要: 2013年1月29日,由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书院、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北京青少年国学社团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东岳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知名文化品牌,东岳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今...
  • 作者: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3-194
    摘要: 1月29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第六届东岳论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建设'研讨会。2月10日-4月18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和中国陶瓷馆联合举办《华夏遗珍——古瓷文明展》。北京电视台'这里是...
  • 作者: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5-196
    摘要: 《北京民俗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年刊。每年1期,每年年初由学苑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论丛》开设栏目丰富,主要栏目设有'博物馆理论与...

北京民俗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北京民俗论丛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北京民俗博物馆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北京民俗论丛评价信息

北京民俗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