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人文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11
总下载数(次)
15

德语人文研究

Germanistische Kulturwissenschaften
曾用名: 德语学习

满足我国德语师生和德语工作者的需要,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主办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ISSN:
2095-6150
CN:
10-1069/H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89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
出版文献量(篇)
2711
总下载数(次)
1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贾涵斐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6
    摘要: 奥地利知名剧作家约翰·内斯特罗伊的滑稽剧《猴子与新郎》不仅令人捧腹,亦发人深思。在剧本中,常被视为人与动物之间“边界角色”的猴子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因素,在制造诙谐、荒诞效果的同时也具有多重反...
  • 作者: 谢敏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14
    摘要: 德国作家毕希纳反对思维的第一性,表现出明显的“身体意识”。本文将试图结合毕希纳本人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的研究[1]与批判,以“身体主体性”概念为切入点,分析毕希纳作品中“身体主体”在“理...
  • 作者: 刘海婷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5-20
    摘要: 汉斯-乌利希·特莱谢尔发表于1998年的自传体小说《失踪者》映射了阿莱达·阿斯曼所指出的德国社会在2000年前后所经历的“记忆的回流”,从一个经历了二战末期逃难的普通家庭的创伤记忆出发,以文...
  • 作者: 林晓萍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1-26
    摘要: 本文尝试从文化学视角聚焦《痛苦的中国人》中的无聊问题,探讨语言危机状态下,个体混乱与感知错位中,无聊作为意义消解与重构合二为一的过程。文本研究得出作为存在状态的无聊同时提供了战胜虚无主义,重...
  • 作者: 侯云程 王颖频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7-34
    摘要: 文化因素的翻译一直是学者热议的焦点。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今天,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中国文化常识》(中德对照)一书为语料,对...
  • 作者: 陆娇娇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42
    摘要: 本文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共产党宣言》的德语版进行了篇章文体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马恩通过表述人称的巧妙转换实现了篇章人际互动、政治立场展现、拉近读者距离和分立敌对阵营等多种政治和语用目的...
  • 7. 动物
    作者: 韩嫣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3-50
    摘要: 在人类文化中,动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他者”。借助动物,人类得以认识自身;在与动物的交往中,人类的文化得以发展;而当人类逐渐征服世界,动物则沦为了其权力的客体,成为社会的边缘形象。这一过程不仅...
  • 作者: 孙纯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1-55
    摘要: “敞开者”/“敞开”(Das Offene)在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当里尔克将“敞开”这一在世状态赋予缺乏意识的沉郁的动物时,海德格尔则在动物的封闭...
  • 作者: 张杰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6-63
    摘要: 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以其故乡、德国北方古城吕贝克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有教养的德国市民家庭的几代兴衰史。与充满波西米亚艺术气息的南方城市慕尼黑相比,吕贝克象征着传统、静态、等级、勤...
  • 作者: 邵凌玮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4-70
    摘要: 自2015年难民潮爆发以来,庞大的难民数量给德国社会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以德国《南德意志报》和《法兰克福汇报》中的30篇相关难民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难民”的形象构建。研究结果发现,新闻报道中...
  • 作者: 庄玮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1-73
    摘要: 记忆和遗忘不可分割,相辅相成。文化记忆研究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的《遗忘的形式》以记忆和遗忘的关系为框架,探讨了遗忘在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的各类形式、技术,并通过分析了七个社会遗忘案例指出了遗...
  • 作者: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4-78
    摘要: 专著:陈恕林:《论德国浪漫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6月 曹卫东:《迟到民族与激进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蔡新乐:《翻译哲学导论:〈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伊斯特)...
  • 作者: 郑萌芽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
    摘要: 在荷马时代,所有的情感都是具象的:它们呈现为希腊神话系统中的神祗,如福波斯(恐惧之神),其神力侵袭人类,令人无力阻抗;古希腊的启蒙时代,情感失去其神秘的力量,内化为灵魂的情绪波动。本论文以歌...
  • 作者: 刘冬瑶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12
    摘要: 格里高尔·萨姆萨(Gregor Samsa)的变形使他成为无用的寄生虫,身体的形变被社会和家庭增添了经济上的债和道德的罪等诸多隐喻;但变形也是身体的主动出击,是身体先于精神的觉醒,变身动物体...
  • 作者: 唐弦韵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19
    摘要: 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原有的对宇宙和自然的观念发生转变,在依然肯定上帝造物主地位的同时,人类开始思考和发掘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随着医学尤其是解剖学的发展,人对自我身体的构造有了越来越清...
  • 作者: 张硕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0-25
    摘要: 作为其"百科全书计划"的一部分,诺瓦利斯将自己的诗学观建立在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对比之上。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被诺瓦利斯从抽象的数字比例关系中剥离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和谐的概念,将之...
  • 作者: 王京平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6-30
    摘要: 如何评价一篇译文?一个多年来被承认并使用的标准是等值,而近几十年一个新标准:"等效"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等效"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Adquatheit的中译名,相对于传统翻译观的"等值",...
  • 作者: 陈敏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1-37
    摘要: 感知不仅关乎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也奠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而,注重个体的西方文化关注感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感知本身并无独立的历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却存...
  • 19. 暴力
    作者: 马嫽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8-46
    摘要: 一般理解的暴力是一种强制力,它由作为施暴者的一方强加于受暴者的另一方,以达到施暴者贯彻自身意志的目的。在文化学框架下讨论暴力概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暴力为人类所独有的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
  • 作者: 丁君君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7-52
    摘要: 论文从文学的美学发展脉络出发,探讨近现代文学史中的"恶"的主题如何进入文学书写领域,并确立自己美学立场的过程。从美学自治的角度来看,"恶"的文本既是文学系统脱离社会理性方案的体现,同时又标志...
  • 作者: 江雪奇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53-61
    摘要: 哈根·冯·特罗涅是中古高地德语最重要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讨论了其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尤其着重分析了哈根形象在中世纪被道德单义化以及在现代被民...
  • 作者: Benjamin van Well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2-70
    摘要: 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的描写,它们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史诗中的梦境进行了较...
  • 作者: 史良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71-74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哲学范围内的语言学转向无疑将极端相对主义的种子埋藏进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之中。如今,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几乎已经成为了后现代对待真理与知识的正统观念,"凡事依情况而定"俨...
  • 作者: 李迪 陈维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75-78
    摘要: 论文:文化、艺术:王德显: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经济纵横》,2016年01期王华伟:别一种生命力感:尼采的身体艺术论,《理论月刊》,2016年02期

德语人文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德语人文研究 主编 王炳钧;贾文键
曾用名 德语学习
主办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2095-6150 CN 10-1069/H
邮编 100089 电子邮箱 germanistikcn@126.com
电话 010-88816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

德语人文研究评价信息

德语人文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