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7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Tsinghua Studi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2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齐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7
    摘要: 叶秀山先生,1935年生于江苏,1952-1956年期间受教于北大。从1956年始直到2015年退休,他一直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后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队伍中的一员。2016年叶...
  • 作者: 叶秀山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8-18
    摘要: 依据二程的理学或者'天理学','道'被推进到'理'的层面,强调的是以物待(观)物而不是以我待(观)物,这突出了物的意义;以及圣人之心廓然大公,普适万物而无心。如果可以把哲学之'理-道'叫作'...
  • 作者: 谢维和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1-25
    摘要: 王玖兴先生(1916-2003)对学生的信任、支持与栽培,以及那种待人宽厚与对学问的执着认真,特别是对学术研究的耐心与从容让他周围的人无不受益良多,几件小事,先生的气象跃然纸上。
  • 作者: 周晓亮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6-37
    摘要: 王先生经历过旧中国的内忧外患、凋零破败,欣闻新中国万象更新、蒸蒸日上,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毅然放弃海外的优越生活,回国承担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研究对王先生而言是一件憾事,但他依...
  • 作者: 冯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8-47
    摘要: 因为庞景仁先生(1910-1985)的缘故,冯俊先生(1958-)与王玖兴先生(1916-2003)相识并成为了他的博士生,武汉大学校友、哲学系系友的关系使得师徒二人无话不谈。王先生的学思经...
  • 作者: 谢遐龄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8-59
    摘要: 哲人之志,在师徒之间薪火相传。王玖兴先生(1916-2003)停下了脚步,但对康德的思考却依旧以同样的真诚持续着。本文讨论情感在康德道德哲学中没有位置的原因,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康德的思路是...
  • 作者: 张汝伦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60-85
    摘要: 黑格尔的《美学》不是一部单纯的美学著作,而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必须将它置于其哲学体系的整个问题语境中来理解,必须以他的辩证思维的方法来理解,必须将它放在他对时代问题——现代性的根本思考的问题...
  • 作者: 黄勇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86-105
    摘要: 我在别处曾论证,王阳明的良知即道德知识既不是莱尔(Gilbert Ryle)的理智之知(knowing-that),也不是其能力之知(knowing-how),而是一种为他所忽略了的动力之知...
  • 作者: 尚杰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06-118
    摘要: 王玖兴先生(1916-2003)以翻译家为学界所熟知,由于历史原因,1949年之后个人著述很少,他写于1962年的《关于海德格尔哲学的几个问题》即见其敏锐之哲思。先生之学问,博学而有专,思辨...
  • 作者: 吕迪格尔·布伯纳 杨小刚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21-136
    摘要: 综合是判断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探究判断之可能性的最初条件,对古代哲学普遍流行的逻各斯范式而言意味着一步人为的回转。判断作为表象是其他表象可指明的关联。在关联建立时,如是这般被联结的诸表象的统一...
  • 作者: 格诺·伯梅 王旭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37-148
    摘要: '时间'不仅仅是表象的媒介,还是活生生的生存形式。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传统对时间的经典区分,即按照过去、当下与未来排序的时间与按照先于……以及后于……这样关系排序的时间,都是表象的媒介,而作为...
  • 作者: 格诺·伯梅 王旭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49-161
    摘要: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关于空间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区分,即具身性在场的空间与作为表象媒介的空间。具身性在场意味着亲自处身于一个环境中,而作为表象媒介的空间与作为人的我无关,它是一个抽象的排序模式,...
  • 作者: 刘凤娟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62-175
    摘要: 康德哲学是德国启蒙思潮的重要思想成就,他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中超验存在者的客观实在性,代之以人类理性的绝对主体性的和本体论的地位。在这种语境中,《圣经》中道成肉身的耶稣形象演化为作为善的...
  • 作者: 罗久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76-216
    摘要: 黑格尔法哲学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讨论,关于它的解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热衷于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去形而上学化来复兴他的实践哲学,希望借此将黑格尔法哲学纳入到当代政治哲...
  • 作者: 刘万瑚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17-234
    摘要: 对存在设定的悬搁是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的开始和基础,这对理解他的现象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悬搁概念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胡塞尔对悬搁概念没有足够的正面论述,有学者认为悬搁...
  • 作者: 丹尼斯·奥布莱恩 刘玮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37-276
    摘要: 质料和灵魂的软弱是灵魂中恶的部分原因,两者单独来看都不是灵魂之恶的充分原因,只有当两者结合起来才成为解释灵魂之恶的充分原因。但是它们作为原因的作用并不相同,质料既不是灵魂之恶的充分原因,也不...
  • 作者: 刘玮 约翰·迪伦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77-289
    摘要: 本文讨论普罗提诺对phantasia(也就是灵魂的想象官能)概念的使用。想象力在人死后离开肉体的灵魂中,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记忆,也就是自我意识。就此普罗提诺提出了两个层次的想象力,较低的想象...
  • 作者: 刘玮 劳埃德·格尔森 黄唯婷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90-305
    摘要: 本文讨论了普罗提诺本人提出的问题:多如何从一之中产生?人们通常认为普罗提诺的立场是某种流溢说,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从太一之中'流出',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的所有差异性都已经'包含'在太一之中。...
  • 作者: 章雪富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06-328
    摘要: 普罗提诺的理性(logos)观念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被用为理由和论证、推论理性和理性形成原理三方面的含义。本篇论文论述了普罗提诺的作为理性形成原理的理性观念,阐释了理性形成原理所内含...
  • 作者: 韩穗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29-356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希腊思想中解脱论上的净化问题,以普罗提诺和杨布里科为例,论述了新柏拉图主义对此净化问题的两种解决路径:哲学的和宗教的。一方面阐明,在普罗提诺那里各阶次美德逐级净化灵魂的三层过恶最...
  • 作者: 陈斯一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57-372
    摘要: 本杰明·富勒在其经典研究《普罗提诺思想中恶的问题》中认为,普罗提诺关于恶的思想存在一个内部矛盾:他一方面认为流溢是一个不断产生和加剧不完善的宇宙论过程,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物质质料与受其败坏与...
  • 作者: 黄唯婷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73-390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普罗提诺在《九章集》Ⅵ.1中对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相关批判,试图表明他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建立在亚里士多德自身的谓述逻辑和存在论之上。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以及实体与性质的关系...
  • 作者: 刘胜利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93-424
    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尝试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几个基本观念所蕴涵的身体观进行初步的现象学阐释。'天人相应'观念规定了《内经》的身体是一种向着自我、世界与他人原初开放...
  • 作者: 刘任翔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25-434
    摘要: 实在的永恒在场学说是当今哲学界在存在论上的一种主流立场,其主要信条是:存在着先于并独立于其显现的(即实在的)事物自身和意义自身,它们在种种显现中具有历时持存的同一性,尽管显现本身是多样化的、...
  • 作者: 朱锦良 索菲·罗伊道特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37-440
    摘要: <正>现象学在维也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弗兰茨·布伦塔诺曾于1874-1896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授课。埃德蒙德·胡塞尔曾是其学生,受教于1884-1886年间。在维也纳,胡塞尔了解到布伦...
  • 作者: 夏一杰 格奥尔格·施登尔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41-466
    摘要: 本论文尝试重新思考和审查现象学研究的开端与哲学潜能。首先我通过分析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概念以及方法上的、系统化的观点,以胡塞尔为起点追溯了现象学的道路。我的第一个论点来自于这一个见解,即并没...
  • 作者: 本尼迪克特·史密斯 李晶晶 马修·莱特克里夫 马克·鲁道尔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67-496
    摘要: 心灵创伤(trauma)的症状之一据说是'未来短缩感'。由于缺乏更近一步的定性,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该如何解释这种感觉。在本文中,我们将为这种经验的组成提供一个现象学解释。为此,我们将聚焦于折磨...
  • 作者: 朱锦良 索菲·罗伊道特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97-527
    摘要: 对先验观念论问题的态度,反映出21世纪的现象学在自我理解上的不同。从法国现象学背景来讲,他们宣称,借助一种意义-事件的现象学,'观念论已经被克服'(Tengelyi),而从心灵哲学的背景来讲...
  • 作者: 武小西 汉斯·伯恩哈特·施密特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528-544
    摘要: 还原论关于集体意向性的观点主张集体的、共同的或者共享的意向性'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具有共有知识、信念或意识的结构的个体意向性复合体。在当前的争论中,许多作者论证还原主义是错的。还原主义的问题已...
  • 作者: 迈克尔·施陶迪格尔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545-575
    摘要: 本文将详述如何用一个关系型范式来进行对于暴力的现象学研究。首先,笔者将探索感觉的建构是如何就其本身而言,与我们的俱身性(embodiment)和身体间性(intercorporality)相...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eng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10-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评价信息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