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灵创伤(trauma)的症状之一据说是'未来短缩感'。由于缺乏更近一步的定性,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该如何解释这种感觉。在本文中,我们将为这种经验的组成提供一个现象学解释。为此,我们将聚焦于折磨(torture)的后果。我们会描述心灵创伤性事件,特别是那些他人刻意施加的事件,如何能够导致人们对世界失去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这会渐渐破坏一个人对规划、关心和责任感的可理解性,最终折合成这个人的时间经验结构的变化。做为结尾,本文将简要提及其涵义以便我们找到如何回应心灵创伤的方式,同时结尾也将略论及心灵创伤和精神紊乱(psychosis)之间的关联。
推荐文章
对弱势群体的现象学解释
现象学
整体与部分
在场与缺席
弱势群体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康德
批判哲学
临床教学对护士工作倦怠影响的现象学研究
护士
工作倦怠
临床教学
现象学研究
新护士角色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新护士
角色转化
情感体验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什么是“未来短缩感”?——对心灵创伤、信任以及时间的现象学研究
来源期刊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预期(anticipation) 胡塞尔 人际关系 时间经验 折磨 心灵创伤 信任
年,卷(期) qhxfzxyj,(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96
页数 30页 分类号 B08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晶晶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系 2 0 0.0 0.0
2 马修·莱特克里夫 维也纳大学哲学系 1 0 0.0 0.0
3 马克·鲁道尔 1 0 0.0 0.0
4 本尼迪克特·史密斯 杜伦大学哲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期(anticipation)
胡塞尔
人际关系
时间经验
折磨
心灵创伤
信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半年刊
小16开
北京市
2015
chi;eng
出版文献量(篇)
22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